上班3天索赔16.5万?背调助您轻松应对劳动碰瓷

时间:2024-11-21

浏览: 356

劳动碰瓷是个新兴词,指的是一些不诚实的求职者或员工利用劳动法规的漏洞,故意制造劳动争议或夸大事实,以此来向企业索取不合理的赔偿或利益的行为。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企业的合法权益,也破坏了正常的劳动关系,对社会诚信体系构成了挑战。那么,遇上劳动碰瓷,企业该如何应对呢?通过以下案例,我们一起来了解。 

0.jpg

案例1:入职3天索赔16.5万元

南京的张某2018年至2021年先后入职7家用人单位,其中6家为饮品店等小微企业。张某在这些单位的工作时间最短3天最长24天,无一例外均发生劳动争议,并提起了诉讼,要求这些单位支付远超过他工资报酬的工伤待遇、经济赔偿金等。

例如,上班3天索赔16.5万元,上班7天索赔18.64万元。据了解,7家用人单位之间没有任何关联,但是张某都存在严重违反公司考勤制度,没有履行劳动合同意愿,诱导用人单位对其作出辞退处理等。

对此,南京江北新区人民法院判决张某滥用诉讼权利,构成恶意诉讼。一审判决后,张某不服,提起二审。南京中院二审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案例2:利用职务便利冒领工资

2017年至2020年被告人马某某乙担任祁连县人民医院、祁连县藏医院出纳期间,利用职务之便,在制作职工工资、奖金报表及向银行提供祁连县人民医院、祁连县藏医院职工工资、奖金报盘时,多次以篡改报盘账户信息、虚列扣款的方式将祁连县人民医院职工张某、祁连县藏医院职工看某某等人的奖金、烤火费等钱款共计105722.8元据为己有,用于个人日常消费和偿还个人银行贷款。

公诉机关认为,被告人马某某其行为构成贪污罪。被告人自愿认罪认罚,积极退缴赃款,可从轻处罚,建议判处被告人马某某乙有期徒刑九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十万元。 

案例3:利用管理漏洞多次申请仲裁

2017年至2020年期间,赵某先后入职多家公司,每次工作半年左右即与用人单位发生争议,其利用所在单位管理漏洞、用工不规范等情形多次申请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支付未签书面劳动合同二倍工资差额、补偿金和竞业限制补偿金等费用,相关诉求均获得支持。

2021年2月1日,赵某再次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原用人单位某机械部件公司支付竞业限制经济补偿147333.33元。仲裁裁决某机械部件公司向赵某支付经济补偿64429.14元。某机械部件公司不服仲裁裁决,诉至法院。

法院经审理认为,赵某在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时其目的并非通过劳动获得报酬,而是意欲通过引发诉讼获取额外利益,其行为违背诚信原则,不应为法律所支持与鼓励。故法院判决某机械部件公司无需支付赵某竞业限制经济补偿。 

“劳动碰瓷”常见手段总结如下:

①劳动合同造假:故意不签订劳动合同或伪造签名,之后要求支付双倍工资赔偿。

②社保缴纳陷阱:故意不要求企业缴纳社保,事后利用投诉作为威胁手段,索取补偿。

③工资冒领欺诈:通过他人代领工资,然后声称未收到工资,要求公司再次支付。

④工伤欺诈:事先受伤后求职,入职后伪装成因工作原因受伤,以骗取工伤赔偿。 

近年来,劳动争议领域虚假诉讼、劳动碰瓷现象时有发生,给企业正常用工秩序造成恶劣影响。那么,对企业来说,应该如何防范劳动碰瓷呢?

1、规范管理制度:企业应定期审查和更新内部管理制度,确保所有操作符合最新的法律法规,包括劳动合同的签订、续签、解除流程,以及社会保险的缴纳等。通过建立和维护一个规范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企业可以减少因管理漏洞而引发的劳动争议。

2、规范招聘程序:在招聘过程中,企业应实施全面的背景调查,比如候选人的教育背景、工作经历、过往的劳动争议记录等。这不仅能帮助企业筛选出潜在的劳动碰瓷者,还能提高招聘质量,确保招聘到的员工符合岗位要求和企业文化。 

欢创背调是欢创集团旗下欢六科技推出的企业用工风险防范服务,是将传统的背调 技术及经验与科学测评相结合,为客户提供员工基础风险排查服务,服务内容包括:身份信息核实、工作履历信息核验、金融征信信息核验、学历信息等内容,并且结合心理及能力测评系统,专业、高效地为客户提供互联网时代的线上云端及线下培训为一体的综合性用工风险防范服务,是企业用工风险防范专家。

欢迎留言

提示

确定